PG电子华为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市场份额达181%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华为以18.1%的市场份额重新夺回了行业领先地位,这是自美国禁令以来华为首次回归市场领导者的行列。
具体分析,华为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了15.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中端系列nova 13和高端系列Mate 70的成功推出。这两款手机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华为的销售增长。
与此同时,其他主要品牌的市场表现各有不同。小米的市场份额为17.2%,同比增长3.9%,紧随其后。苹果的市场份额则下降至17.1%,同比减少了18.2%,这反映出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vivo的市场份额为16.3%,同比增长8%,维持了稳定的表现;荣耀的市场份额为13.6%,同比下降了12.8%;而OPPO的市场份额为12.5%,同比下降9.3%。此外,中兴、星纪魅族等其他品牌共同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
Counterpoint的高级研究分析师Mengmeng Zhang对此表示:“华为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格外突出,不仅成功重夺市场领导地位,还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这主要归功于其成功的产品发布策略,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的布局上。”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手机的全球布局也在加速推进。最近有日本媒体报道称,华为手机正在重返全球各大城市,包括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迪拜等地。这一消息进一步彰显了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雄心与决心。
这一年,华为手机迎来了全面反击的时刻,其全线G时代,并全球首发量产三折叠屏手机,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竞争激烈的高端手机市场的博弈。
在智能手机领域,终极目标是“高端化”。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都在高端市场加大投入,尤其是去年被称为“AI手机元年”,这让一些尚未在高端市场立足的品牌迎来了逆袭的机会。
在vivo、小米、荣耀、OPPO这四大国产手机品牌中,小米在去年意外跌出国内出货量前五,成为“Others”,而被视为“华为替代品”的荣耀,也从曾经的第二名滑落至第四,并在不久前经历了高层动荡,CEO赵明辞职。
根据IDC数据,受益于过去几年被压制的换机需求逐渐释放,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时隔两年再次触底反弹。
在市场份额方面,vivo以17.2%继续稳居出货量第一,华为则以16.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虽然未能在2024年重返国内第一,但其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0%,成为头部厂商中增幅最大者。
根据华尔街见闻从IDC获取的数据,在中国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中,华为夺回了不少被苹果抢走的市场份额。2023年,华为的市场份额为30.7%(2022年为21.4%),而苹果则降至51.1%(2022年为61.8%)。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表示,中国市场正日益成熟,高端化趋势愈发明显。随着华为Mate 60系列的发布,该品牌强势回归高端市场,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其他国产品牌在高端领域也在持续发力,尽管在600美元以上的市场份额仍为个位数,但大多数品牌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华为一直是唯一能与苹果在高端市场比肩的国产品牌。早在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之初,华为便选择了高端路线,并以中国高端技术的先锋形象而闻名。
在美国制裁之前,华为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越苹果。根据IDC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华为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的份额约为44.1%,而苹果为44%,小米则以4%位列第三。
在华为沉寂的那两年,苹果在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几乎一家独大。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在高端旗舰机型上的持续投入效果逐渐显现,国产手机品牌在中国600美元以上市场的份额开始回升。
从整体高端市场份额来看,尽管小米在去年尚未与其他国产手机品牌拉开明显差距,但在发布年度高端旗舰的第四季度,依然稳住了第三的位置。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BCI的数据,2024年11月新机激活量显示,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中,苹果、华为和小米分列前三名,市场份额分别为39%、21.68%和16.69%。三大品牌总共占据了77.37%的市场份额,第四名OPPO与前三名存在较大差距,份额为6.13%。
小米在高端市场的成就显而易见。IDC报告指出,小米在高端市场不断突破,尤其在第四季度,其600美元以上市场份额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Counterpoint则指出,小米在2024年在高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小米总裁卢伟冰近期透露,2024年小米全球高端手机销量已突破1000万部,预计将达到1200万,同比增长43%。
在华为遭遇制裁的那一年,小米开始布局高端市场。雷军曾在发布会上豪言,要进攻国内高端市场PG电子官方网站,挑战华为;两年前又正式提出要“对标苹果”;2023年,雷军强调高端化对小米的重要性,称之为生死之战。
IDC全球及中国副总裁王吉平表示,2024年影响高端手机市场竞争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各厂商在600美元以上市场开始布局AI手机和折叠屏手机,并持续强化摄影功能;二是品牌价值,各厂商在巩固现有客户群的同时,积极吸引其他品牌及客户群体,例如中产阶级、银发族、大学生等。
在追求高端市场的过程中,折叠屏手机仍然是国产手机品牌的重要发力点,小米更是推出了旗下首款小折叠手机。
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华为以接近50%的市场份额继续占据优势;荣耀位居第二,份额20.6%;vivo位列第三,市场份额11.1%;小米凭借其首款竖折产品的成功,占据第四位,市场份额为7.4%。
IDC指出,去年四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250万台,首次出现同比下降9.6%,这在经历了连续九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后显得尤为明显。尽管在轻薄、续航、影像、折痕等方面不断进步,但价格、质量及内部空间等固有劣势,使得折叠屏手机在使用场景和消费人群上的突破和吸引力受到限制。
IDC预测,预计到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将进入“小年”,更多厂商将采取观望态度,变得更加保守。
在智能手机面临软硬件创新瓶颈的背景下,AI有望引领新一轮手机换新潮,2024年被公认为“AI手机元年”,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敢缺席这场AI竞赛。
在这条赛道上,三星首先发力,华为、OPPO、荣耀、vivo等品牌紧随其后,而苹果则反应较慢,直到去年6月才发布了苹果智能的规划,12月12日,作为苹果智能重要“外援”的ChatGPT才正式接入。
在中国市场,由于ChatGPT尚未备案和上市,苹果迫切需要为其智能产品寻找合适的中国大模型厂商以满足合规需求。
不过,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AI手机尚未实现突破性创新,距离具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及数字人格的AI智能体仍有很大差距。
因此,第一批使用AI手机的用户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此前,SellCell的调查显示,73%的苹果智能用户和87%的三星智能用户认为AI对手机体验几乎没有价值。
展望2025年,Ivan Lam指出,市场趋势与去年基本相似,国内品牌将继续加大对高端市场的投入,预计销量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600至800美元的价格区间,国内品牌将凭借更具特色的产品(如在摄影、AI技术及用户体验等方面与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相契合)不断巩固市场份额。
“在8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国内品牌也会全力争取更多销量;同时,国际品牌可能会通过更多创新来维护其市场份额,届时,高端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王吉平也表示,预计到2025年,在国家补贴及AI、折叠屏等技术双重刺激下,600至800美元市场将持续扩大,成为厂商竞争的新焦点。
随着手机国补政策的实施,2025年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但真正能够影响市场格局、引领智能手机行业进入新的,仍然是AI手机。
Copyright © 2020-2025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鲁ICP备20008350号-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