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137062245591007847326@QQ.COM

  1. PG电子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你的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看看这篇文章吧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2-13 20:50:27 点击数:

  你的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看看这篇文章吧新华社主办的杂志近日连续发文,称在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地调研发现,目前危害较大的是成瘾性网络游戏。成瘾性网络游戏对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手机也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杂志近日连续发文称,有的网络游戏,往往送审版干净升级版污;而网游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审查系统,监管风声紧就运转正常,监管有松动就城门洞开;网络文学和直播,有风吹草动就一本正经,风头一过就宽衣解带PG电子官方网站。这类网络内容产品精神控制力、人群扩散力惊人,青少年缺乏免疫力,一旦沉迷往往难以自拔。

  小林今年14岁,非常喜欢拿妈妈的手机玩游戏,因他在游戏里的角色只要一出门就会被“杀回家”,一气之下小林就拨打了110。

  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向记者表示,小林多次拨打报警电话的行为已经扰乱接警台的正常工作,调查后对小林和他母亲都进行了批评教育。教育之后,小林没有再因玩游戏而报警了。

  无独有偶,福建省晋江市派出所接到报警,00后少年彭某因沉迷游戏,多次偷钱买装备。5月9日,晋江一学生沉迷游戏,因手机被拿走,持刀与父对峙。

  为了能在游戏中有更强的战斗力, 充值自然在所难免。据媒体报道,福州某小学生半小时为游戏充值5000多元;深圳12岁小学生偷家里保险柜2万元充值游戏;浙江某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使用家长的手机玩游戏,花掉3.8万元。

  另外,游戏已成了学生们学习之余的主要话题,一到下课,几个学生就凑在一起讨论出什么装备、买什么皮肤,不玩的反倒显得格格不入。有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有很多学生都在玩游戏,女生竟然也在玩。她认为,孩子这么小就玩游戏势必会影响认知和学习,即使在课余时间玩游戏也会非常占据精力。

  网络游戏除了可能影响学业、造成财产损失,让家长们更担心的是被游戏“扭曲”的历史。他们认为,小学生都还没学过真正的中国历史,让游戏先入为主,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角色定位,会对历史有误读。

  在一些游戏中,荆轲变成了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诸葛亮的职业则是法师……据光明日报网络投票调查显示,对于游戏篡改历史人物性别的现象,超七成网友认为“游戏设计一定要尊重历史”。

  《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相继发表文章表示,开涮古代名人,只有轻佻,不见敬畏。当历史被毁容,乃至被肢解,不仅古人遭冒犯,今人受惊扰,更误人子弟,苍白了青少年的灵魂。不是所有东西都可游戏,开发手游,利益之上还有责任。

  专家认为,学生学东西,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在里面,对于历史观念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认识,很难保证不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历史课学习,同时也会对老师的教学造成困扰。

  游戏玩家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青少年作为手游的主力军,他们在游戏的留存、活跃,甚至付费上都有惊人的潜力,但同时,因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更容易沉迷游戏,深陷其中。因此,不少人都把网络游戏视为孩子的“电子鸦片”。

  德国曾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最不依赖电子产品的国家是德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俄罗斯等。不过,随着电子产品用户越来越低龄化,比利时中小学生痴迷电子产品的现象已初现端倪。在比利时,不少家长对孩子沉迷于打游戏很头疼,他们管电子游戏叫“软毒品”,管游戏开发者叫“毒贩”。

  首先,沉迷网络游戏会消耗孩子大量精力,影响健康。例如,一款网络游戏在英国的中小学生中非常流行,以致很多孩子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

  其次,不少学校还担心,带手机上学会严重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证据表明,即便学生把手机放在书包里,也会影响其集中精力。哈佛商业评论此前发表调查报告称,即便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把手机放在身边的人的工作效率也要低于把手机放在屋外的人。成年人尚且如此,手机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可想而知。

  再次,有学生越来越沉溺于网络社交媒体,却逐渐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手机阻挡了一些孩子在课余时间融入群体的念头,无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社交方式和最基本的社交礼仪。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表示,孩子不应沉溺社交媒体,而应在现实生活中拓展社交技能。

  此外,电子产品引发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克勒维在布鲁塞尔法国学校读高一,她的母亲告诉本报记者,克勒维经常和她分享自己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照片。在分享女儿快乐的同时,这位母亲也有些担心,“现在比利时青少年紧跟网红,有的为了刷存在感,会在网上发一些不雅的照,家长和学校应该对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这些行为有所注意。”

  说到青少年的成瘾问题,沉迷网络游戏的越来越多,甚至很多小学生就离不开电子产品,爱玩各种游戏。这是怎样的心理特征?面对孩子要求玩游戏时,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

  电子游戏的设计本身会让玩游戏的人快速获得快乐的感觉或者成就感,这满足了人们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从脑科学角度看,玩游戏和吃美食、看美景、喝酒甚至吸毒等行为一样,都可以激活大脑的愉悦回路,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让人感到开心甚至兴奋,从这个角度说,玩游戏激活了人的这种本能,让人开心,释放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网络游戏的问题是,对孩子而言,由于孩子的自控力不强,玩游戏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甚至训练,会很容易沉迷甚至会成瘾,那样会导致出现学习障碍等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正确看待网络游戏,要理解和接受孩子玩一会儿游戏,释放一下压力,让自己开心一下,不能坚决不让玩,不让碰。而且青少年从众心理较重,如果周围的同学、朋友都玩自己不玩,跟周围的人缺乏共同话题也容易受到排挤。

  第二,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树立底线思维,规范孩子的行为。周六日和平时玩游戏是有所区别的,父母可以设置一个底线,比如一次玩多久,一天玩多久。而在设置底线的时候要有技巧,充分给孩子选择权,不能父母说了算,强制限定时间孩子会有逆反心理。

  第三,孩子遵守承诺了,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或奖励。“你自控力提高了,说不玩就不玩你就很牛,比别人厉害。”这样就形成了正面循环,利用游戏培养了孩子的自控力和自信。

  网络游戏上瘾后往往导致学习障碍,沉迷在游戏世界里,学不进去了,成绩下降了,各方面压力大了,问题就复杂了。孩子产生自卑、逃避心理,甚至可能出现走极端。成瘾是一种病,已经得病了一定要快速处理。孩子处于成长关键时期,有问题要高效干预,不能拖太久,要直接进行专业治疗,甚至有些时候进行强制性治疗。学习障碍一定要处理,否则容易导致问题恶化。

  游戏成瘾的孩子往往都活在虚幻世界里,跟现实脱节,如果孩子不配合治疗,反抗激烈,父母也可以选择缓慢一些的方式来处理。不要再逼迫孩子,更不要站在角度去指责孩子,要重新去建立亲子关系。实在不想上学也学不进去就休学。亲子关系缓和之后引导孩子跟社会接触,如果孩子从一天玩十小时游戏哪怕减少到了一天玩八小时,有好的改变就要及时肯定,这样孩子压力会减轻一些。实际上,很多游戏成瘾的孩子自己内心很痛苦,很内疚,如果父母有改变,他改变的意愿就会更强。玩游戏时间慢慢减少,情绪慢慢稳定,孩子能听进去话,再去引导孩子。父母有问题就真诚跟孩子道歉,反省。重新建立起亲子关系然后再去谈学习问题,不能太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不能有病乱投医,要找专业机构,一些不专业的机构错误的处理方式容易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网络游戏成瘾只是个表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心理问题背后又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不去解决成瘾背后的问题,戒掉之后很容易复发。复发一次孩子悲观一次,家庭绝望一次。

  我认为培养健康心理的良药是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工作再忙再累也要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感受,跟他们多沟通,孩子有负面情绪要让他们及时释放,遇到现实的问题要帮他分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高压或者漠视。

  对学校来说,其实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去建设心理咨询中心,聘请心理咨询方面的老师。但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度不够。孩子的问题需要高效解决,成长不能耽误,不能说孩子抑郁解决好几年,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如果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有时候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也会让家长或者学校觉得心理治疗不过是夸夸其谈,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