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137062245591007847326@QQ.COM

  1. PG电子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PG电子官方国产工控系统打响翻身仗:定义“标准”才能决胜未来

作者:小编 日期:2024-11-07 16:56:22 点击数:

  PG电子官方国产工控系统打响翻身仗:定义“标准”才能决胜未来7月27日,国产工控龙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川技术”,股票代码300124)成功完成了对法国工业软件公司Irai的全资收购,被外界看作是国产工控系统打响“翻身仗”的重要举措。

  工控系统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底盘”,主要用于控制并监测工业生产中的设备互联、系统互通、数据采集,真正实现全局数据流动。

  当前,随着中美博弈和国家新一轮工业数字化以及国产化的进程推进,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国产化,我国工业底座面临大洗牌,这为国产化的工业硬件、软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PCcontrol》全球自动化公司排名,前50强中无中国企业身影。排名领先企业如西门子(Siemens)、艾默生(Emerson)、阿西布朗勃法瑞(ABB)、施耐德(SchneiderElectric)、罗克韦尔(RockwellAutomation)、霍尼韦尔等,基本分布在美国、德国、奥地利、日本、英国等欧美地区。这些企业在工控领域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重要的市场份额。

  我国是最大的工业制造大国,拥有庞大、完整的工业企业集群与产业链,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

  然而,在国内,具有自主技术和产品的上游上市公司并不多见。汇川技术(300124)、浙大中控(688777)、柏楚电子(688188),以及雷赛智能(002979)、东土科技(300353)、和利时(HOLI)、信捷电气(603416)等,这些企业大部分分布在行业垂直领域。在中高端制造场景,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企业与国外品牌存在很大的差距。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宁振波多次指出中国智能制造“缺芯少魂”,这是指缺乏自主芯片与工业软件。而缺乏自主工业控制系统,工业就没有“大脑”。我国工业制造业要迈向中高端,工控尤其是高端工控系统的国产化已迫在眉睫。

  “国内的制造业企业大多采用西门子、发那科(FANUC)、阿西布朗勃法瑞(ABB)、罗克韦尔(RockwellAutomation)等研发的控制系统,80%甚至90%以上的操作系统非国产。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等,不能进行人机互动或软件加载,更难承接工业人工智能应用。”东土科技方面告诉中国工业报。

  “打造国产化、智能化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从根本上突破高端技术、产品封锁,把国家工业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已成为行业新使命。”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龙小昂表达了同样心声。

  中国工业制造业的“上游”,也就是工业通用自动化市场,长期以来由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化率较低需要从根本上“升维”,以自主技术“打穿”通用自动化市场,实现产业升级。中科时代(深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科称中科时代)CEO马君告诉中国工业报,(工业)自动化的未来就是计算机化,并且是IT与OT的深度融合。

  “希望我们的工业控制可以完全做到自主可控。”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亚平向中国工业报说道,这两年,芯片、工业母机、软件平台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就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和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PG电子官方网站、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202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2022年,华龙讯达研发第二代可编程逻辑JICPLCV2.0,所采用电子元件已实现100%国产化。

  2022年,中科时代推出首款工业智能计算机(“工智机”)产品,以算控一体理念和技术路线见长。“工智机”不仅有效解决了OT与IT之间的融合难题,还具备解决传统工控存在的大算力需求无法满足、程序相互干扰,以及高成本和可靠性不足等关键问题的能力。两年后,产品已扩展到机架式、嵌入式等多种类型。

  2023年6月,曙光网络发布工业数智底座“曙睿SugonRI™”,可做到贯穿全生产周期的工业数字化平台。8月15日,SugonRI2.0升级版面世。

  2021年,曙光网络智慧工业业务模块正式搭建。曙光副总裁、曙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立向中国工业报说道,“这次,伴随新平台发布,我们真正的把所有的软件进行了自研,实现了国产化,除了硬件各种形态的工控机之外,我们将跑在上面的软件,如操作系统、工业通信协议、工业编辑器平台、仿真平台等全部实现自研。”

  完成工控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并不是中国企业的全部目标,更为关键核心、更具战略规划、更具长远发展意义的“标准”才是大家争抢的行业至高点。“标准”之争,也必将是国产工控系统翻身一役。

  “今天我们的标准化是团体标准,用市场行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企业的产品和标准体系、工业服务、营销系统进行整合”李亚平向中国工业报分析说,这样做体现出了我国作为第一制造大国整体的构建体系,我们要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式来制定行业标准。

  曙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冰冰告诉中国工业报,标准化是未来企业在这个赛道上的发力点,是企业自身的核心诉求。

  在陈冰冰看来,现有的工控系统是1969年以后“成长”出来的,工控系统一直沿用的这套技术标准体系。那个时候没有人预测到人工智能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以IEC61131-3标准体系为代表的控制系统产生的数据,尽管能解决实时控制等问题,但其产生的数据并不能很好的与当代人工智能技术做很好的融合,应用起来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同苹果和安卓,“标准”的制定是为打造良好的生态,以获得背后商业模式支持。随着AI、国产化进程加速,在工控领域,谁能制定标准,谁将获得更多“话语权”,以及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