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氯醇法受限难改过剩格局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并将于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氯醇法环氧丙烷和氯醇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归为限制类,将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钙法皂化工艺(2025年12月31日,每吨产品的新鲜水用量不超过15吨且废渣产生量不超过100千克的除外)归为淘汰类。这意味着对于不满足条件的氯醇法环氧丙烷装置而言,当前距离淘汰的时间已不足两年。
隆众资讯表示,考虑到目前环氧丙烷在拟建项目的庞大规模,在供应端增速远大于需求端增速的情况下,无论氯醇法装置是否关停,环氧丙烷市场供应逐步宽松的趋势都不会改变。
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吕国会介绍,作为生产环氧丙烷的传统工艺,氯醇法生产历史悠久,其特点是生产工艺成熟、操作负荷弹性大、选择性好,建设投资少,对丙烯纯度的要求不高,产品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与环氧丙烷(PO)/苯乙烯(SM)、过氧化氢异丙苯法(CHP)、双氧水直接氧化法(HPPO)等清洁技术相比,其缺点是氯气消耗量很大,并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对设备的腐蚀严重,同时生产过程排出大量废水及石灰渣(传统氯醇法),水资源消耗多,环保压力大,处理废水的费用较其他工艺更高。
据统计,氯醇法工艺每生产1吨环氧丙烷,需消耗1.5吨氯气,同时产生至少40吨含氯废水和2吨以上的氯化钙废渣。如用烧碱溶液代替石灰乳作为皂化原料,可以消除氯化钙的产生,因而没有废渣生成,但仍会产生废水,生产成本也将相应提升。
2011年,我国已将氯醇法环氧丙烷工艺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限制类条目。此后十余年,由于国内清洁环氧丙烷工艺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氯醇法环氧丙烷一直被归为“限制类”而非“淘汰类”,新建产能也无法再获得批准。近年来,随着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红宝丽、怡达化学等企业在环氧丙烷清洁生产技术和项目产业化上相继取得突破,氯醇法环氧丙烷退出市场的预期日渐增强。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氯醇法环氧丙烷退出的政策指引。
近年来,我国环氧丙烷产能增速惊人,新产能均为清洁生产工艺。据隆众资讯统计,2022年末中国环氧丙烷年产能490.2万吨,产量380万吨,环氧丙烷产能利用率77.5%。2023年以来,怡达化学、浙石化、嘉宏新材、金诚石化、齐翔腾达、中化连云港等环氧丙烷装置先后投产。与此同时,随着“双碳”等环保政策推行,天津大沽、福州湾氯碱工业等一批氯醇法装置永久关停,仍在运行的装置开工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2019年,国内氯醇法环氧丙烷年产能184万吨,占环氧丙烷总产能比重约54%。2023年,氯醇法环氧丙烷产能小幅下降至162万吨,占环氧丙烷总产能的比重则大幅下降至约26%,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杭锦科技、滨化集团、山东金岭、山东三岳、石大胜华等。
尽管市场份额减少,但是相比清洁工艺,近年氯醇法环氧丙烷项目在盈利上总体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2023年,由于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环氧丙烷全年市场行情震荡下行,价格区间回落至万元附近,波动幅度趋窄。据天天化工网统计,氯醇法工艺环氧丙烷年均利润在每吨786元左右,同比下降33.2%,而HPPO工艺则多处于亏损状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环氧丙烷在拟建项目规模十分庞大,氯醇法的加速退出市场,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环氧丙烷产能过剩、行业盈利处于低谷的困境。但相比有限的氯醇法淘汰产能,2025年前我国预计将新增约380万吨的清洁工艺新产能,氯醇法即使彻底退出也很难扭转环氧丙烷行业当前的市场困局。
隆众资讯表示,现期在产的氯醇法装置多数暂不能达到用水量及废渣产生量的要求,企业方面在评估技改的成本及难度PG电子官网,因氯醇法工艺成熟安全且产品品质稳定,同时相对具备成本优势,企业方面多有意积极技改以满足政策要求,继续运行氯醇法装置,目前具体进展还有待观察。
后续来看,根据现有新增投产计划预估,2025年国内环氧丙烷产能可能达到1067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下降至52%,市场供需基本面处于偏宽松格局。如氯醇法部分装置届时未达到政策要求被淘汰,剔除氯醇法年产能159万吨后,国内年产能仍在908万吨上下,缺口可由新装置投产及前期开工不稳装置提负来弥补,但其中北方市场尤其山东地区损失量较大,预计将引发市场一定时间的上行行情,同时周边新企业与下游客户重新匹配,市场洗牌后形成新平衡。如氯醇法装置基本通过技改达到政策要求,那么氯醇法装置在增加技改投资后,原有成本优势可能将有所弱化。
隆众资讯表示,总体而言,在供应端增速远大于需求端情况下,无论氯醇法装置是否会部分关停,环氧丙烷市场逐步向宽松方向过渡的趋势不变。(徐岩)
Copyright © 2020-2025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鲁ICP备20008350号-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